"老赖" 伪装成火锅店老板?成都原一侦探凭三张收据识破真相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9-03-01 14:08
分类: 行业资讯
2023 年秋,成都债权人陈先生(化名)拿着法院判决书找到原一侦探:"李某欠我 50 万两年了,现在朋友圈天天晒火锅店开业,可法院查他名下没房没车,这钱到底去哪了?" 带着疑问,侦探团队开始了细致调查。

 

朋友圈定位露马脚,实地走访发现异常
通过李某朋友圈定位,侦探找到位于华阳的 "川味居火锅店",发现经营者登记为 "李建国",但照片显示的寸头男子与陈先生提供的李某(长发)相貌有差异。蹲守三日发现,每日闭店后,一名戴鸭舌帽的长发男子会进入后厨,体貌特征与李某高度相似。索要结账单时,收据上的收款人账号引起侦探注意 —— 开户名竟是李某前妻的弟弟。

 

三重证据链锁定身份,工商信息现破绽
① 调取店招制作合同发现,签约人联系电话为李某旧手机号;② 对比火锅店监控与李某驾照照片,发现耳后相同位置有胎记;③ 通过税务系统查询,火锅店进项发票收件人地址,与李某父母居住的小区一致。最关键的突破来自工商登记细节:"李建国" 的身份证地址,正是李某老家村委会地址,进一步核实发现其冒用表弟身份注册。

 

资金流水还原转移路径,亲友账户成突破口
侦探调取收款账户流水,发现每日营业额到账后,会以 "食材采购" 名义分三笔转入李某表弟、前妻、甚至其 18 岁儿子的账户,最终汇总至李某母亲的储蓄卡。通过银行柜台监控,确认李某本人多次使用母亲银行卡取现。2023 年 12 月,当侦探将包含监控截图、资金流水、身份关联证明的证据提交法院后,执行局迅速冻结了相关账户。

 

历时 4 个月追讨,50 万元欠款全额追回
面对确凿证据,李某不得不承认借用表弟身份开火锅店、通过亲友账户转移资金的事实。2024 年 3 月,随着最后一笔 12 万元执行款到账,陈先生终于拿回全部欠款。"要不是侦探注意到收据上的细节,我们根本想不到他藏在亲戚背后。" 陈先生在致谢时反复提及。

 

"现实中老赖很少‘改头换面’,而是利用亲属关系编织‘身份伪装网’。" 原一侦探债务组组长分析,本案关键在于抓住 "异常关联人"" 资金分散转移 ""生活痕迹矛盾" 三个核心点,通过 "消费凭证比对 + 户籍关联排查" 的传统调查手段,层层揭开伪装。数据显示,该机构 2024 年处理的同类案件中,65% 的老赖通过亲友账户转移资产,专业调查能将追债周期缩短 40% 以上。

 

遇到债务人玩 "身份隐身"?成都原一侦探提供从工商信息穿透、资金流向追踪到关联人员排查的全流程服务,用细节洞察破解老赖伪装。

推荐文章

  • 03-01 2019
    admin
    2019 年深秋,成都市民王女士(化名)带着一叠银行流水找到成都原一私家侦探,称结婚 8 年的丈夫近半年每月都有 3-4 万元不明消费,且频繁以 "项目出差" 为由深夜归家。"他以前从不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现在突然多了好几张副卡,消费地点还总在城南的高档餐厅和酒店。" 王女士的语气里满是焦虑。​ 异常消费成突破口,多维调查锁定线索原一侦探团队首先对账单进行分析,发现消费集中在高新区某商场及周边酒店,时间多为工作日晚间。通过调取商场监控及会员消费记录,确认持卡人频繁与一名年轻女性共同出入奢侈品店和西餐厅。同时,行车记录仪数据显示,丈夫的通勤路线与公司地址严重偏离,多次在消费地点附近停车超过 3 小时。​ 关键蹲守捕获实证,完整证据链助力维权在取得王女士授权后,侦探团队对目标场所进行定点蹲守。11 月 15 日晚,终于拍到丈夫与该女子牵手进入酒店的画面,并通过后续跟踪掌握二人固定约会规律。随后,侦探通过物业登记信息核实到女方身份 —— 某企业前台文员,进一步调取的网约车行程单、餐厅预约记录等形成完整证据闭环。​ 法律层...
  • 03-01 2019
    admin
    2021 年春,成都市民李女士(化名)捧着泛黄的全家福走进原一私家侦探办公室。照片里,3 岁的她被父亲抱在怀里,而这张照片拍摄于父母离婚后的第三个月。"妈妈说爸爸去了外地打工,后来就再也没回来过。" 成年后的李女士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父亲曾寄来的几封未拆信件,地址却早已模糊不清。​ 碎片化线索串联,跨省户籍筛查破局原一侦探团队从仅有的信息入手:父亲姓名 "陈建军"、曾从事机械维修工作、户籍地原为简阳市某乡镇。通过全国户籍系统筛查发现,同名人员超 2000 人,且 1998 年后无任何社保、交通出行记录。侦探转而调取当年离婚判决书,发现父亲籍贯登记为湖北咸宁,这一关键信息成为突破口。​ 社交媒体画像还原,实地走访锁定踪迹团队通过老旧照片修复技术,还原出父亲中年时期相貌,并在湖北地区机械行业社群发布寻人像。2025 年 4 月,咸宁某汽修厂员工提供线索:一名叫 "陈建国" 的师傅与画像高度相似,且对四川口音格外敏感。侦探赶赴当地发现,该男子正是改名后的李女士父亲 —— 为躲避债务纠纷,他在离婚后隐瞒身份辗转湖北、江西多地...
  • 03-01 2019
    admin
    2023 年夏,成都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化名)找到原一私家侦探,称包工头张某拖欠 200 万元工程款长达 3 年,不仅变卖名下房产后 "人间蒸发",甚至多次伪造签名转移公司账户资金。"法院判决书早就下来了,但根本找不到人,执行局查了半年也没发现财产线索。" 刘先生的语气里满是无奈。​ 资金流水现异常,人际网络排查破局原一侦探团队首先调取张某名下所有银行账户流水,发现其在判决生效前 3 个月,频繁向湖北籍账户转账,累计金额达 150 万元。同时,通过走访张某亲友及前合作伙伴,得知其前妻近期在简阳某小区频繁出入。侦探随即对该小区展开调查,发现一套登记在张某表弟名下的房产,物业记录显示张某本人常在此处出入。​ 产权穿透调查,隐匿资产现形记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产权穿透查询,侦探发现该房产首付资金来自张某 2020 年出售成都房产的款项,月供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码仍为张某本人使用。为固定证据,团队连续 3 周蹲守,拍到张某驾驶车辆出入小区的画面,并通过物业缴费记录、电梯监控进一步确认其实际居住事实。2023 年 10 月,侦探将完整证据链提交法院...